张瑞敏 编辑

海尔创始人

张瑞敏张瑞敏

张瑞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1月生,山东莱州人, 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至十九大代表, 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尔集团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

1966年,张瑞敏完成高中学业并进入工厂工作,他从班组长逐步晋升为车间主任和副厂长。 1980年,被调任至青岛家电公司。 1984年3月,任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副总经理。 1984年12月26日, 张瑞敏走进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厂(海尔的前身)当厂长。 1988年12月,在张瑞敏带领下,海尔拿下同行业全国质量评比金牌,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军地位。 1991年12月,海尔集团成立后,张瑞敏出任总裁。 1992年, 张瑞敏制定了海尔多元化展战略, 战略执行后,海尔公司业务逐步延伸到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多种家电产品领域。 1995年,带领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兼并原红星电器。 1999年,出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2年,制定海尔第五个发展战略——网络化战略。 2021年11月5日,张瑞敏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交棒给周云杰,受邀担任名誉主席。

张瑞敏对企业管理方法颇有研究,被视作管理哲学大师,带领海尔经历了名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到生态品牌战略多个阶段,是家电领域的企业改革先锋。 2005年,获评“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2023年,获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终身成就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瑞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莱州

出生日期:1949年1月5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成就:创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和市场链管理

主要成就:创造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等管理模式金融时报50位最受尊敬商业领袖连续当选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Thinkers50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人单合一模式和生态品牌创立者展开

主要成就

创造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等管理模式金融时报50位最受尊敬商业领袖连续当选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Thinkers50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人单合一模式和生态品牌创立者首创物联网时代“三生体系”

职业:企业家

代表作品:《海尔是海》《永恒的活火》

学历:工商管理硕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出生地:山东青岛

人物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1949年1月5日,张瑞敏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的 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自小爱学习,成绩优异。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张瑞敏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进入工厂,从事五金用品的加工工作。在此期间,他想方设法借书看,自我提升,并成功考入夜大进修。此后,他坚持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则在夜大学习机械制造相关的技术。经过四年的勤奋学习和实践,他运用所学知识在工厂内推动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其成果得到认可,使他从班组长逐步晋升为车间主任和副厂长。

1965年中学时代的张瑞敏 1965年中学时代的张瑞敏

1980年,张瑞敏被调任至青岛家电公司。 1984年3月,任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成为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引进国外生产技术的项目负责人。

引领海尔

临危受命

1984年12月26日, 张瑞敏走进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厂(海尔的前身)当厂长。 面对工厂一盘散沙,既无经营也无管理,人心浮动的现状, 上任之初,张瑞敏把所有的规章制度放到一边,制定了13条规定,从禁止随地大小便开始,开始了海尔的现代管理之路。在把管理概念带进海尔后,张瑞敏在海尔的威信逐渐树立起来。

打造海尔品牌

1985年,张瑞敏接到顾客来信,顾客反映冰箱质量差。张瑞敏率领班子成员,在全体员工面前砸了76台不合格冰箱。 此即张瑞敏砸不合格冰箱事件,成为中国产品质量的里程碑。 1986年,海尔利用德国引进的新生产线生产的第一代冰箱终于上市并在市场上出现抢购潮流,但客户问题层出不穷。张瑞敏挑选出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了只要具备初中文化程度就能看懂的说明书,新说明书推出后不久,客户的投诉就消失了。

1985年,张瑞敏在工厂大会上动员职工1985年,张瑞敏在工厂大会上动员职工

1987年,张瑞敏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主体,以“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为头,联合中国67家企业、科研、大专院校成立琴岛制冷集团公司,并出任董事长、总经理。 1988年12月,在张瑞敏带领下,海尔拿下同行业全国质量评比金牌,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军地位。

1990年,海尔获得中国冰箱行业第一枚国家质量管理奖“金马奖”; 同年,海尔开始走出国门,尝试打入国际市场。张瑞敏决定把德国作为海尔“出海”的首战目标,他提出“先难后易”的策略,认为只有在德国成功,才能轻松地进入其他国家。为了向德国人证明海尔冰箱的质量,张瑞敏将中德两国冰箱去除特征后请检验官检查。结果所有冰箱均达标,且制冷、除霜、噪音指标最佳的三台均为海尔所产。张瑞敏此举最终赢得了德国经销商上万台订单。

带领海尔实施多元化

1991年12月,海尔集团成立后,张瑞敏出任总裁。

1992年,面对中国传统家电行业遭遇发展瓶颈的状况,同时受西方发达国家多元化经营理念的影响, 张瑞敏制定了海尔第二个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 战略执行后,海尔公司收购了十多家亏损家电企业,从只制造销售冰箱这一种单一产品,逐步延伸到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多种家电产品领域。

1995年,张瑞敏带领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兼并原红星电器。 之后,张瑞敏亲临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原红星电器),向管理团队分享其经营之道,深化员工对于人与责任的认识。 同年,张瑞敏写了一篇《海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的短文,由此开始,海尔进入从1到N的阶段,就是将双创文化延续到所兼并的企业以及海外市场。

带领海尔走向国际化

1998年,张瑞敏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制定海尔第三个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随后,七年内,海尔建立了制造工厂18个,营销中心17家,研发中心9家,形成集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1999年,张瑞敏出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4月30日,推动海尔走出国门,在美国南卡州建立生产基地。

2000年5月,张瑞敏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业第一位CEO;出席第三十届达沃斯经济论坛,归国后撰写题为《“新经济”之我见》的文章,开始系统思考新经济下企业管理。 2004年,在张瑞敏的带领下 ,海尔年营收达到1000亿。 2008年,张瑞敏率先推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战略,砸掉仓库,使海尔在当时的金融危机中未受到较大影响。

2002年3月4日,张瑞敏(中)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为海尔大厦开2002年3月4日,张瑞敏(中)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为海尔大厦开

2009年8月,海尔冰箱因能耗超标被判定不符合美国能源署的节能标准,此事成为海尔自1985年砸冰箱事件以来遭遇的最大质量危机,对其海外市场拓展计划造成严重影响。张瑞敏随后组织研发团队对海尔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决定花费重金,按照国际化要求对海尔进行全方位改进,最终使得海尔度过危机。

2011年,面对海尔在国际化起步早,但在全球市场份额所占比率依然较少的问题, 张瑞敏主导海尔并购日本三洋白电项目。 2012年,并购完成后,海尔在日本销售额达到483亿日元,其中洗衣机日本市场占有率13%,冰箱约占11%,完成年初制定的市场占有率10%的目标。

应对移动互联网

2012年,张瑞敏制定海尔第五个发展战略——网络化战略。 2013年,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加速推动海尔转型变革,提出“企业无边界 、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简称“三无”)理念。 同年,获邀出席美国管理学会(AOM)第73届年会并做主题演讲,是本届年会演讲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

张瑞敏张瑞敏

2014年,张瑞敏以主题演讲人身份第三次登上了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美国权威商业媒体《战略与经营》(Strategy+Business)发布专题报道《记中国哲学家——海尔CEO张瑞敏》。 同年,张瑞敏基于人单合一模式进一步探索提出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管理变革,加速推进海尔由“制造产品的加速器”转变为“孵化创客的加速器”。

2015年,张瑞敏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十周年暨第二届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作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人单合一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企业家,在第七届德鲁克全球论坛上发表演讲;入选“2015年度Thinkers50榜单”并获得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Ideas into Practice)。

2016年,海尔集团兼并美国通用电气旗下家电业务,张瑞敏出席兼并仪式,并发表讲话;入选《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在第86届耶鲁CEO峰会上,张瑞敏被授予“传奇领袖奖”奖项,成为本年度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领袖。

2017年3月,张瑞敏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伟大50位领袖”; 同年6月,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张瑞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

制定生态品牌战略

2019年12月26日,张瑞敏发布了海尔第六个发展战略——生态品牌战略, 这标志着海尔正式开启了第六个战略阶段,并向着物联网生态的方向迈进。同时,张瑞敏也发布了“诚信生态,共赢进化”的海尔精神与“人单合一,链群合约”的海尔作风。

退休生活

2021年11月5日,张瑞敏在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宣布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交棒给周云杰,受邀担任名誉主席; 同年11月27日,海尔集团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从张瑞敏变更为周云杰。 12月24日,张瑞敏担任链群合约研究中心总顾问。

张瑞敏在海尔集团专题会议上讲话张瑞敏在海尔集团专题会议上讲话

2022年3月31日,海尔集团召开重大专题会议,研究"外部高度不确定性形势下的确定性战略",张瑞敏作了近万字的内部讲话。 6月27日,在海尔集团党委(扩大)会议上又作了1万余字的重要讲话,张瑞敏首次完整地、系统地阐释了生态经济体系的管理思想。

社会活动

编辑

公开授课

时间

授课内容

背景/意义

1998年3月25日

“海尔激活休克鱼”案例

此举开创了两个中国企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首先,海尔集团成为首个进入哈佛商学院教材的中国企业案例;其次,张瑞敏也成为首位在哈佛讲坛上讲学的中国企业家。

2001年4月

市场链

张瑞敏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沃顿商学院讲课, 被沃顿商学院誉为“中国旗舰企业的CEO与世界第一商学院”的东西对话。

2018年3月7日

关于《海尔:一家孵化创客的中国巨头企业》的最新案例分享

张瑞敏再次造访哈佛大学授课,畅谈他的哈佛情结,分享他管理企业的艺术和对海外留学生的希冀。

演讲活动

时间

演讲主题

活动概况

2013年8月11日

管理模式创新

张瑞敏作为美国管理学会(AOM)第73届年会演讲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出席活动

2015年9月19日

人单合一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

张瑞敏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十周年暨第二届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做主题演讲

2015年11月9日

互联网时代海尔企业管理模式的“三个转型”

张瑞敏作为第七届德鲁克全球论坛唯一受邀的中国企业家出席活动

2016年11月24日

互联网时代海尔的转型探索与实践

张瑞敏在2016国是论坛上所做演讲

2023年5月13日

品牌的真谛:人的价值最大化

张瑞敏在2023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活动所做演讲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网络直播

2024年3月19日晚间,张瑞敏来到董宇辉直播间,以“一团永恒的活火”为主题,分享了其对企业管理、创新、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张瑞敏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张瑞敏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

社会任职

年份

职务

2004年

青岛市企业家促进会名誉会长

2002-2007年

中国共产党第16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7-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2-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18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3年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21年

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

(以上资料参考 )

荣誉奖项

编辑

时间

荣誉

颁发机构

1996年

五星钻石个人终身荣誉奖

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

1999年

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

英国《金融时报》

2001年

中共中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领导人”

中央电视台与普华永道

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公众奖

中央电视台

2002年

全球杰出企业领袖

世界性慈善组织国际联合劝募协会

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

中央电视台

2004年

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美国《财富》杂志

亚洲企业变革50人

香港《亚洲资本》杂志

2005年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位居榜首

《财富》(中文版)

50位“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奖”

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

2006年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

2007年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

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

中国改革30周年功勋人物

中国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

30年中国品牌人物贡献奖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名牌与市场专家委员会

就业发展贡献奖

美国坎姆顿卡绍县

2009年

2009中国慈善榜

《福布斯》(中文版)

60年·中国管理20人

《中欧商业评论》

改革之星—新中国60年·60位改革人物

第四届改革之星颁奖典礼暨影响中国改革高层论坛

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山东“一百”英模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

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

共青团中央

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

美国《商业周刊》

十年商业领袖人物

中央电视台

2010年

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

2011年

2011年度“全球睿智领袖精英奖”

全球政商领袖峰会

十大创新人物

经济日报社

2012年

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中国企业家年会暨“两江论坛”

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人

中国改革报社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管理编辑部

卡内基卓越领导人奖

美国卡内基国际机构

IMD管理思想领袖奖

欧洲顶级商学院瑞士IMD

2013年

亚洲品牌永远精神领袖奖

亚洲品牌盛典组委会

2014年

2014年度“改革动力奖”

2014凤凰财经峰会

2015年

杰出首席执行官

美国最佳实践研究所(BPI)

被授予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

Thinkers50

2016年

2015青岛年度经济人物

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青岛出版集团

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

传奇领袖奖

耶鲁CEO峰会

中国自主品牌特别致敬人物

2016中国自主品牌峰会

2018年

获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

党中央、国务院

2019年

获评“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并记一等功奖励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最美奋斗者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

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

美国福布斯

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

网易财经、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Thinkers50在伦敦发布的2019年最新榜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功入选,并连续三次登榜,排名已由上一届的26位,上升至15位

Thinkers50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上榜中国企业形象十大影响力人物榜单

中国企业形象论坛

2020年

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

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崇敬奖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位列《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160位

品牌联盟

2021年

202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

财富中文网

中国制造终身成就奖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

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

凯度集团

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位列第29名

品牌联盟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

Thinkers50

2022年

山东省杰出企业家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3年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终身成就奖

Thinkers50

管理思想

编辑

吃“休克鱼”理论

张瑞敏有一个吃“休克鱼”的理论。张瑞敏认为企业兼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大鱼吃小鱼”,即当企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而技术含量不占先时的情况;随后演变为“快鱼吃慢鱼”,该阶段技术含量的重要性已超过资本;到了20世纪90年代,进入“鲨鱼吃鲨鱼”的强强联合阶段。然而,在现有体制下,优质企业通常不会被兼并,因此他主张寻找并兼并那些硬件条件良好但管理不善的“休克鱼”企业。通过注入有效的管理制度,“休克鱼”企业就能迅速恢复活力。基于这一理论,海尔最终成功在中国国内兼并了近十家企业。

张瑞敏张瑞敏

OEC管理

张瑞敏在海尔的经营实践中,针对当时存在的懒惰、不严谨、无持久性的问题,融合了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OEC管理模式。张瑞敏在提出此理念时强调,管理作为软科学,需因国情、人情而异,单纯模仿国外方法无法取得主动地位。OEC管理模式中的“O”代表“Overall”,意为“全面”;“E”代表“Everyone, Everything, Everyday”,即“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 and Clear”,即“控制和清理”。整体而言,OEC管理模式意味着全方位地控制并清理每个人在一天中所做的每一件事,确保“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实现每日工作的完成与质量的持续提升。

人单合一

张瑞敏的人单合一思想是对海尔未来全球竞争力之源的最新思考与创新设计,其核心在于实现员工与市场的直接结合,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创造市场的“战略事业单位”(SBU)。它包括:“人单合一”、“直销直发”和“正现金流”。“人单合一”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模式:“直销直发”是实现“人单合一”的基础条件:“正现金流”是“人单合一”重要而必须保证的结果。张瑞敏认为,唯有让每个员工都面对市场、拥抱市场、创造市场,才能持续拥有市场。张瑞敏提出“三个零、三个A”作为检验“人单合一”模式成功与否的标准。其中,“三个零”指零距离、零库存和零逾期,体现了海尔与市场的紧密连接和高效运作;“三个A”则是对员工绩效和市场表现的高标准要求,确保海尔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2012年3月,“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名。

主要作品

编辑

发表文章

文章标题

登载期刊

出版日期

作者

黑海生态——物联网时代的新战略思维及管理工具

《清华管理评论》

2021年

张瑞敏

论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管理》

2020年

张瑞敏

基于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用户乘数与价值管理研究

《管理学报》

2018年

张瑞敏、姜奇平、胡国栋

只有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才大有可为

《红旗文稿》

2017年

张瑞敏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

《党建》

2013年

张瑞敏

在“冬天”里创造“春天”——海尔集团以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求是》

2009年

张瑞敏

靠持续创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求是》

2005年

张瑞敏

海尔“蓝”中党旗红

《求是》

2000年

张瑞敏

出版书籍

海尔是海海尔是海

书名

海尔是海

出版单位

青岛出版社

作者

张瑞敏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再次成功、企业快速发展、历史兴衰的启示、现代企业观察、海尔的企业文化、常胜与成长、市场竞争以及海尔持续创业的理念等。

永恒的活火永恒的活火

书名

永恒的活火

出版单位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

张瑞敏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内容简介

该书重现了自2005年以来,张瑞敏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所遇问题的困惑、思考与探讨。

相关电影

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

首席执行官

类型/片长

纪录片/片长125分钟

制片国家

中国大陆

主演

/ 马跃 / 涓子 / 帕特里克·波查

导演

天明

上映日期

2002-10-22

这是一部以海尔集团及张瑞敏等人的创业故事为素材的、弘扬民族

精神的工业题材电影,是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重点影片之一。该片由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中影集团、山东电影制片厂联合投拍,于2002年3月21日上映。

相关书籍

海尔中国造海尔中国造

书名

海尔中国造

出版单位

海南出版社

作者

胡泳

出版时间

2001年3月

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了海尔如何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在16年后成功蜕变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的历程。

张瑞敏如是说张瑞敏如是说

书名

张瑞敏如是说

出版单位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胡泳

出版时间

2004年

内容简介

该书阐述了海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管理智慧与企业文化。

张瑞敏:自以为非张瑞敏:自以为非

书名

张瑞敏:自以为非

出版单位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彭贺 / 李天健 / 黄思琴

出版时间

2016年8月

内容简介

该书阐述了保持创业初心的重要性,并读了张瑞敏的自我颠覆思想。书中还探讨了在互联网+制造时代背景下,海尔如何继续领先并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

挑战世界的中国第一CEO挑战世界的中国第一CEO

书名

挑战世界的中国第一CEO

出版单位

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日)木乃花朔耶

出版时间

2006年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漫画方式讲述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传奇故事。

人单合一: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全球化竞争新思维人单合一: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全球化竞争新思维

书名

人单合一: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全球化竞争新思维

出版单位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

程书博等

出版时间

2006年

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了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全球化竞争新思维。

张瑞敏管理日志张瑞敏管理日志

书名

张瑞敏管理日志

出版单位

中信出版社

作者

胡泳

出版时间

2008年

内容简介

该书是张瑞敏管理思想的解码,记录了张瑞敏二十多年的思考轨迹和海尔的管理精华。

书名

海尔转型笔记

出版单位

中国人民出版社

作者信息

郝亚洲

出版时间

2018年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郝亚洲长期对海尔进行零距离的观察,他旁听海尔例会、访谈海尔高管、跟随张瑞敏出访,从源头上思考海尔转型的发展脉络及张瑞敏管理思想的进化。

纸媒报导

发布日期

新闻标题

报导媒体

2010/09/01

碎片化营销颠覆传统观念

人民日报

2014/12/08

改革也是自我松绑的过程

人民日报

2017/05/22

海尔走遍世界 模式只有一个

人民日报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张瑞敏是独生子。他父亲也是独生子,是一家小纺织厂的裁缝。母亲算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算是一名普通工人,很疼爱这个儿子。由于张瑞敏长期胃不好的老毛病,所以她总是乐于自己为儿子做饭吃。妻子是五金厂的职工。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张瑞敏夫妇几乎每两三年搬一次家。张瑞敏的事业步入正轨后,开始改善生活条件,搬到了青岛西康路2号的五层小楼,和几户邻居一起生活了2年多。后因为张瑞敏得了“五一劳动奖章”,被分了房子,搬到了岳阳路。这个时候,张瑞敏夫妻开始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健康状况

张瑞敏有胃不好的老毛病,据说因创业之初为了给工厂借钱,一杯白酒1万块钱喝伤了胃。之后张瑞敏很长时间很少在外面吃饭,无论多晚都回家吃,把应酬的酒局之前一直推给搭档杨绵绵,后来经常推给其他高管们。

兴趣爱好

张瑞敏酷爱读书,每年的图书阅读量超过100本,对中西方哲学家尤其钟爱。他是康德的拥趸,认为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教诲,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值得倾听和践行。 他坚持每周阅读两本书,海尔文化中心有专人负责寻找海外最新的热门图书,找快译公司翻译第一时间阅读。如此经年累月,张瑞敏读的书多到已经需要青岛图书馆的分类员来帮助打理。在出国的飞机上,年轻人要么睡觉要么看电影,张瑞敏则是一起飞就开始看书。

人物事件

编辑

砸不合格冰箱事件

1985年的一天,一位顾客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顾客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处理此事。多数人提出,问题冰箱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 张瑞敏却宣布,要把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需砸掉销毁,并且由制造冰箱的工人亲手来砸。随后,张瑞敏拿起锤头砸向不合格冰箱。

保障员工权益

1987年,张瑞敏领导下的冰箱厂购置了建厂以来的首批14套住房,以满足员工的居住需求。面对这一重大决策,全厂员工对张瑞敏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妥善解决住房问题。同时,当时的领导层也面临住房条件拥挤的困境,急需改善。张瑞敏在制定分房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员工的利益,将14套住房全部公平地分配给了员工,领导层并未利用特权占用这批稀缺资源。随后,为了改善员工的用餐条件,张瑞敏又决定建立员工食堂。随着海尔员工数量的增加,食堂容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张瑞敏创新性地提出将就餐人员分成三批,优先保证员工用餐,干部则最后就餐。

人物评价

编辑

媒体

拥有更多的像张瑞敏一样惜时如金的企业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美国《商业周刊》 评)

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词)

学界

张瑞敏是一位真正的全球商业巨人,他令他的竞争对手、同行以及像他一样的中国商业领导人都肃然起敬。作为一个转型领导者,他汲取中西方商业实践的精华,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模式。(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项目高级副院长Jeffrey Sonnenfeld杰弗里·桑尼菲尔德 评)

张瑞敏是杰出的战略思想家。(“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 评)

张瑞敏是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实干家,也是第一个致力于重塑管理的人。(管理大师加里·哈默 评)

政界

张瑞敏这个同志,脑子非常精密,是国内比较早觉悟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之一。他不满足于国内的市场,他想的是世界的市场。(外经贸部原副部长佟志广 评)

娱乐界

张瑞敏是一个枯燥的人,工作之外就是看书和思考,不吃喝玩乐,不陪演艺圈的人吃饭、不打高尔夫,他似乎总是在想同一件事情,如何让海尔成为国际品牌。(电影《首席执行官》导演吴天明 评)

下一篇 张朝阳

上一篇 孟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