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 编辑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Sarvepalli Radhakrishnan,1888年9月5日 – 1975年4月17日 ),印度哲学家,政治家。印度政治家和学者。1918~1962年间先后任迈索尔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哲学教授、安得拉大学副校长、牛津大学东方宗教和伦理学教授、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副校长、德里大学校长等职。1946~1952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印度代表。1949~1952年出任驻苏联大使。1962~1967年当选总统。著有《东方宗教与西方思想》(1939)、《世界变革中的宗教》(1967)等书。
中文名: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
外文名: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
国籍:印度
出生日期:1888年9月5日
逝世日期:1975年4月17日
主要成就:印度总统
1888年9月5日拉达克里希南生于南印度马德拉斯省的蒂鲁塔尼。父母是泰卢固族婆罗门,信仰传统的印度教。但他在基督教教会学校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9年起历任迈索尔大学和加尔各答大学的哲学教授、安得拉大学和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的副校长、还在英国牛津大学斯波尔丁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当过客座讲师和教授,讲授东方宗教和伦理学。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
他通晓印度哲学,对西方哲学和中国老庄哲学亦有研究,出版宗教哲学著作近20部,《奥义书的哲学》、《印度哲学》、《东方宗教和西方思想》和《宗教与社会》,成名作是《泰戈尔的哲学》。曾荣获印度、欧洲、北美许多大学的荣誉学位。
哲学典范
拉达克里希南在印度现代哲学史上被誉为综合东西方哲学的典范。他的哲学思想把印度古代吠檀多不二论(见吠檀多派)和西方唯心主义哲学融合在一起。他主张宇宙的最高实在是一种无限的、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称为“梵”或“绝对”。这种精神实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他强调梵的能动性,认为万事万物皆是梵的力量的显现。与此相一致,他认为人的真正本性就在于内部所具有的与梵相同一的精神性,通过直觉的方式证悟这种精神性乃是人生的目的。宗教的道路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使人从世俗状态转化到“真、智、乐”的超俗状态。拉达克里希南批评印度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败坏的习俗,谴责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崇拜金钱,主张通过宗教的途径解决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著有《印度哲学》、《印度教的人生观》、《唯心主义的人生观》、《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思想》等。
和教师节关系
9月5日是印度的教师节。这一天是前印度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的生日,他本人也是一位教育家。 1962年,拉达克里希南当选为印度第二届总统,他的一些学生和朋友就请求他同意在9月5日,也就是他的生日这天,举行庆祝活动。拉达克里希南回答说:“与其单独给我庆祝生日,不如让我荣幸地将9月5日这一天作为广大教师的节日。”于是,印度的教师节由此诞生。
在印度,教师节这天不叫节假日而是庆祝日。老师和学生照常到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被感谢和送贺卡等庆祝活动代替。这一天,有些学校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任务被高年级的学生包下来,由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校方也会根据这些学生“老师”的表现给他们打分,评出最佳学生“老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